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媒体宁医 > 正文

媒体宁医

宁夏日报:大爱无声润塞上——记宁医大总医院主任医师陈树兰教授

新闻网 发表于: 2013-06-27 点击:

宁夏日报一版

陈树兰教授为患者诊断病情。

    82岁的陈树兰教授很忙。

    6月21日,从8时30分到18时,自治区科协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组长陈树兰,参加医学组论文评选会,看了一天的论文,其中包括纯英文论文。

    第二天,作为澳门新葡官网8883总医院医疗质量老专家监督咨询小组顾问,陈树兰要整理第二季度抽查医院病历的总结报告。

    这种忙碌,已成为陈树兰从医60年来的常态。

    60年前,陈树兰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,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,毅然来到偏远的宁夏。她是我区内科尤其是心血管内科的奠基人。上世纪80年代初期,她率先开辟了我区心脏病学介入领域。

   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,陈树兰至今仍工作在医疗、教学第一线。她用60年如一日的奉献诠释着“大医精诚”,也将一份大爱无声地倾洒在塞上大地。

     最大的快乐:把危重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

    在她面前,生命至上。无论职位高低、年龄大小、贫穷富有,她都一视同仁。无论患者病情有多危重,她都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,绝不放弃,全力救治。

    患者黄某,30多岁时被确诊为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、慢性心力衰竭、持续性心房颤动、室性早博。“按《心肌病指南》,这种患者发生严重心衰,活不过10年。但我不相信书本。生命对每个人都很宝贵,我要千方百计让他活着。”如今,黄某已76岁。30多年来,黄某定期不定期地找陈树兰教授进行调理。“上个月,这位老朋友还来找我调药。每次看他来,我都很高兴,他还活着。”

    2012年10月的一天,陈树兰接到74岁患者边某的电话,说当天是他再生一周年的日子,谢谢陈树兰教授。原来,一年前,边某因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往一家医院急救,放置支架后缓了过来。但4小时后,边某开始呕血,止血药不起丝毫作用。情况危急,医院于17时多紧急请来救兵——已近80岁高龄的陈树兰教授。陈树兰赶到后,吩咐护士用塑料袋接上患者吐出的血,并进行称重。根据血的颜色和测算,陈树兰判断是胃小动脉出血,必须通过胃镜找到出血点,进行局部给药才能止血。但此时患者血压只有80、50,心率120,下胃镜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,发生意外,如果不采取措施,患者很快就会因大量失血而亡。权衡利弊,陈树兰果断决策:下胃镜。在胃镜看见一根小动脉血管正在汩汩冒血。血从源头上止住了,20时许,患者血压恢复至110、80,心率90以下。病人得救了。

    “每台手术都会有风险,但不能因为风险就放弃手术。只要术前诊断清楚,手术方式、时机正确,判断手术愈后与风险的利弊关系准确,并有办法处理术后并发症,就应该敢于承担风险。”陈树兰说。多年来,陈树兰处理了难以计数的危重疑难病症。2011年,陈树兰当选感动宁夏年度人物。她说,对她而言,最大的快乐就是把危重病人从死神手里夺回来。

    最大的满足:培养出一批成为栋梁之才的学生

    60年来,陈树兰用高尚的医德、精湛的医术履行着医生的神圣职责。同时,作为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,她以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为学为人,将自己毕生所学无私传授给学生,指引学生不断前行。“做一位患者信赖的好医生,做一位学生敬重的好老师——这是我的人生追求,我也一直在为之努力。”

    给人一杯水,自己得有一桶水。“没有一种疾病会完全相同地表现在几个人身上,一个病人一个样,所以必须要学习;当今医学科学日新月异,必须不断武装充实自己,学习新知识、新技术。”离休10年来,陈树兰仍坚持每周5次查房,1次专家门诊,参加专家组疑难病例讨论,参与疑难病症会诊,抽时间阅读专业文献等,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,了解学习国内外心血管科学发展最新动态。

   “医学是一门生命科学,它的实践性很强。不是单靠背熟一本内科学、诊断学或者杂志就可以治病的。”陈树兰十分注重在实践中教学,在查房中、在疑难及死亡病历分析讨论会上,不厌其烦地耐心教给学生知识。

   “我很欣慰,我的学生们很多都已成为栋梁之才,既有良好的医德,也有精湛的医术。这是最让我感到满足的事。”陈树兰说。

    多年来,陈树兰获得了多项全国和自治区荣誉和奖项:“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”提名奖、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“边远地区优秀医学科技工作者”、自治区科技进步奖6项、“宁夏十大女杰”“自治区科技明星”“感动宁夏人物”“塞上英才”等。

    从医60年来,陈树兰没有过一起医疗纠纷,没有过一次医疗事故。“把每一个病人放在心上,想尽一切办法治好病人,把健康还给他,如此而已。”陈树兰说。

(来源:宁夏日报 作者:房名名 日期:2013年6月27日)